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自评报告
北京东路小学
北京东路小学创办于1920年,是一所有着优秀传统与丰富内涵的学校。从1984年起,学校开始“乐学、能干、创新”的教育改革整体实验,形成鲜明的办学思想。1994年起,率先在国内开始“小班化教育”实验,成功开创素质教育新模式。2004年,提出了“关注个体差异,提供‘导学’服务”的办学策略。如今,“把学校办成师生共同发展和个性成长的乐园”的办学理念激励着学校在秉承中求得创新发展。
在教育改革实践中,学校逐步形成了一支业务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先后涌现市、区级骨干教师等近20人。近几年,学校又打造了一支充满活力的青年教师队伍。学校先后被评为上海市素质教育实验校、上海市课程教材改革基地校、上海市行为规范示范校,获得全国雏鹰大队、上海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委级文明单位等荣誉十几项。
学校对语言文字工作一贯重视,因为语言文字是人们交流思想、感情,传播以及记载的工具。语言文字是文化组成部分里一个非常特殊的成份,它既是载体,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今天,我们要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载体的角度来讲,语言文字是非常基础性的、不容忽视的。也就是说,要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应该是在我们的汉语言文字的繁荣和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中国浩如烟海的典籍、灿烂的文明是通过汉语言文字记载下来的,我们要弘扬它,要去建设它,肯定关注我们语言文字本身。同时语言文字又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语言文字本身是和典籍中的思想不能够截然分开的。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一个好的作品,像我们的《论语》、《中庸》、《大学》,要把它翻成外文的时候实际上是非常困难的。困难就在于这个汉语的表达里涉及到很多的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语言文字本身和它所承载的文化无法截然分开。
小学阶段是语言文字习得的初始阶段,也是关键时期。从拼音到汉字,从句、段、篇的学习到运用,都需要教师在规范化的引导中激发孩子的兴趣,积淀传统文化,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在习传统的过程中明道理、导言行,扬美德。
北京东路小学长期以来一直十分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在学校的宣传、管理和各项规范化措施的落实。我们不仅成立了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各种与之相关的规章制度,还将学校课程与语言文字工作相结合,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把规范师生语言文字和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的结合,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区语委办的关心和指导下,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开展顺利。下面从三方面来谈谈北小在语言文字工作中所做的努力。
一、组织与管理
1、组织机构健全
我们意识到,要推动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健全领导小组,构建科学的管理模式,保障语言文字工作的长效落实。因此,我们成立了学校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担任副组长,教学教导为专管员。我们还构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语言文字工作网络,为增强学生语言文字的意识和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领导小组成员积极贯彻国家有关语言文字工作的各项政策与法规,并依据学校实际情况,传承学校办学特色,针对性地制定学校语言文字工作计划及各项保障措施,使我校语言文字工作在制度上有了根本保证。我们运用统筹领导、分层负责、责任到人的的目标管理手段,自上而下地确保语言文字工作在学校的层层落实、逐项推进、全面推进。
2、管理措施有力
我们觉得,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落实关键在于教师,只有培养和造就一支思想过硬、素质过优、能力过人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我校的语言文字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我们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增强教师用语、用字的规范意识,提高教师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如在“美在讲台” 教师艺术素养培训活动中,我们邀请了播音主持专业出身的、语言文字协会的刘剑老师,对老师们在演讲、朗诵方面做了专业的指导。
连续两年,学校在假期中开展全员读书活动,并遴选优秀读书笔记,在读书活动中进行交流。
学校的青年教师培训也着力于提高青年教师朗读、书写等基本功。如邀请书法专家陈老师为寒暑假青年教师临帖的钢笔字,给出细致专业的点评,传授写字的宝贵经验。小陈叔叔则倾囊相授写粉笔字的技巧。青年教师们潜心练习,用心琢磨,无论是软笔、硬笔还是粉笔字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们积极组织新教师参加普通话等级测试和汉字应用水平培训、测试,组织语文教师参加经典诵读培训班。
在教学流程管理上,我们对涉及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练习试卷等方面,进行随机检查和定期检查,杜绝错别字。
在工作中,我们还注重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大力开展专题科研和相关论文的
撰写。如:王宏璇老师的区级课题《小学语文复述课型教学实践初探》发表于《黄浦教育研究》,李莲老师的区际课题《小学中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文本细读方法的实践与研究》发表于《学习报》上,付佳月老师撰写的《“你画我猜”提高小学低年段学生看图写话能力的实践研究》获2016年区青年教师成果评比三等奖。
二、实践与收获
1、 积极宣传,营造文化氛围。
学校十分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全力为师生创设积极向上,形成良好个人素养的学习环境。我们清楚,建设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氛围,能加快推动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再上台阶的步伐。
我们在校园的楼面橱窗内布置固定宣传栏,走廊上布置“悦读”集锦。每个教室后墙的黑板报、四周的小板报、以及教室门口的展示栏等都成了我们专题宣传的平台。学校广播台也是我们宣传用语用字规范的媒介。浓浓的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给予学生特殊的教育效果,他们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有了极大地提升。
2、 文化浸润,与学校课程结合(亮点、特色)
我们利用“课堂”这个教学主阵地,规范语言文字。特别是语文课,朗读与写字指导落实于日常教学中。师生优美的诵读,教师工整的板书,孩子漂亮的书写让人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在快乐的语文活动中,学生们读读、背背、写写、说说,不亦乐乎。
学校专门开设了书法教室,聘请书法老师为学生上书法课。在注重汉字书写实用价值的同时,让学生初步具备书写、欣赏书法的能力,培养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继承、弘扬祖国文化的责任感。在此基础上,学校定期举行写字比赛,有效地提高了师生写规范字的意识。我校学生在写字等级考中已连续多年100%合格,优秀率近50%。
学校的半日课程更是着力引导孩子提升阅读兴趣与能力,养成阅读习惯。如一年级的绘本阅读,教师们充分阅读,删选,确立阅读活动的主题,引导孩子进行绘本阅读。青年教师更是在今年的读书日为孩子们送上了一份礼物——老师们自编的“绘本导读”。在老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在活动中读绘本、讲绘本、演绘本、创绘本,感受阅读的美好。结合三年级的活动主题——走进张秋生的童话世界,特邀了张秋生爷爷与小读者见面。结合四年级的活动课程,参加黄浦区图书馆来我校开展贝贝国学-“成语文化节”活动,活动主题为——品味成语经典文化,体验快乐成语互动。学校还常带孩子进行阅读参观实践活动。低年级孩子参观“绘本馆”,中、高年级孩子去浦东图书馆参加主题活动,进行自主购书活动……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快乐分享与实践创作,在活动中走近经典,体味语言,感受魅力。
3、 实践活动,提升语言文字能力(亮点、特色)
学校每年都开展主题读书活动,如今年开展的“朗读者”活动。老师们推荐朗读篇目并进行朗读分享。
学校积极组织与指导学生参加区语委、青少年文化中心,语文教研室、图书室组织的各项竞赛活动,如:中华经典诵、规范字硬笔软笔书法比赛、规范字知识竞赛等,魅力汉语比赛、讲故事比赛,红色故事会,各种征文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热情高涨,成绩不菲。
学校还搭建发挥学生专长、表现学生才华的舞台,使之在语言实践活动中强化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意识。我校每年定期举行体育节、庆六一、科技节等活动,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潜能,发展个人专长。学生用汗水浇灌的节目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我校的全体师生,在实践活动中用充满个性、率真的语言文字营造了学校引人入胜的优美环境,同时也用自己的付出描绘了学校精神文明和校园文化绚丽的一页。
三、现状与思考
通过持之以恒的大力宣传和扎实的工作,我校语言文字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校园里普通话蔚然成风,无论是课堂上,还是在办公室或其他任何场合,讲普通话成了师生自觉的行动。
我们在实践中还深深体会到,语言文字工作除了具有很好地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意识和应用能力的作用之外,还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积淀中华文化底蕴、以及陶冶情操等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摆在我们面前的工作还有很多,我们应该继续发扬勇于开拓,勇于创新,勇于实践的精神,进一步把我校的语言文字工作做得更好。具体思路如下:
1、把语言文字工作与学校整体工作融为一体,与学校其他常规工作结合在一起,使之成为学校管理及办学特色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师生整体用语、用字的自觉性、主动性。
2、把语言文字工作重点,从一般的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提升到说标准的普通话,写
规范、漂亮的字。
3、引导自我学习,通过教师自觉地阅读、学习,在传统文化中浸润,受到熏陶,与孩子共同成长。学校也将进一步开展演讲、书法等培训,提升师生文化素养。
4、鼓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有关文章,关注当前语言文字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结合学校实际和自身教育教学情况,进行理论和实践的课题研究。
以上是我们学校在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中开展的一些具体工作,我们全校师生将继续努力,全力以赴,以全面发展和提高为目标,进一步推动我校的语言文字工作。
2017、5
北京东路小学
获奖情况(部分)
学校(优秀组织奖)
区级 2015年精锐教育杯第六届“亲情中华 魅力汉语”青少年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比赛 |
区级 2015年“首届上海市民诗歌节暨第九届上海市民诗歌创作活动”
区级 2015年“悦读生活,分享智慧”黄浦区青年教师读书活动
区级 2016年精锐教育杯第六届“亲情中华 魅力汉语”青少年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比赛
市级 鲁迅青少年文学奖
学生
2015年
3月:“中文自修杯”上海市小学生“美丽汉字”征文活动, 18人次获区奖项,其中
2人获得市级奖项。
4月:50人次参加了第十一届全国语文规范化知识大赛,5人获奖。
5月:14位学生和家长参与上海市民文化节“亲子朗读声音档案大征集”,二位
入选“2015亲子朗读声音档案大征集”100个优秀家庭。
5月:积极参加第六届“亲情中华 魅力汉语”青少年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比赛,10人
进入复赛,2组家庭参加了区选拔赛。
9月:第二届上海市小学生“美丽汉字” 小达人活动,参与人数70人,其中18人获得黄浦赛区的奖项,并直接进入市级比赛的决赛,2人获得市级奖项。
9月:148人次参加第七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征文活动,其中13人进入决赛,12人获得
奖项。
9月:首届上海市民诗歌节暨第九届上海市民诗歌创作活动,我校33人参与。
2016年
2月:33人次参加“中文自修杯”第二届上海市小学生“美丽汉字”征文活动,18人荣获黄浦赛区的奖项。
5月:精锐教育杯第七届“亲情中华·魅力汉语”青少年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比赛,四年级的学生全体参与个人网络答题,还参加了以学校为单位的集体朗诵比赛。
9月:参加“中文自修杯”第三届上海市小学生“美丽汉字”小达人活动, 18人获得黄浦区赛区的奖项,三年级的张会凌和五年级的张雷分别获得市级奖项。
9月,140人参加第八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征文活动,其中10余人进入准决赛,1人获市级三等奖。
12月,朱商媛在2016首届上海小学生古诗文大会暨古诗文“桂冠少年”选拔活动中荣获三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