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好!非常荣幸,由我代表上海名师培训中心,对奉贤区育贤小学开展为期两年的委托管理工作情况作绩效评估汇报。
汇报的主题:文化融合,成长共赢
第一部分:基本情况
2015年9月,在市教委领导及专家的指导下,在奉贤区教育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名师”和育贤小学就紧密牵手。
育贤小学初建时期,定位就是一所高起点、现代化的全日制的公办小学。为此,它拥有着美观大气的校舍;高标准、高配置、现代化的设施设备。
其实,育贤小学更是一所“新校”。从开创时期5个教学班、137名学生、专任教师17人,到现在9个教学班、302名学生、30名专任教师。
为此,无论从学校的创办时间、定位,还是办学规模、教师队伍组建等现状分析,这是一所充满了“机会”与“挑战”的托管项目。
就是面对这样的一所托管对象,上海名师培养中心在充分重视受援学校实际需求的基础上,确立了“文化融合,成长共赢”的托管目标。也就是将传统意义的“托与管”变为通过相互间接触、交流沟通进而相互吸收、渗透,即学习与成长融为一体的托管形态。
同时,上海名师培养中心也充分发挥自身教育资源强大的优势,组建了3+1+4的委托管理模式。即:三个团队(常驻团队——全方位的为学校日常管理、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指导;专家团队——为学校的发展做好顶层设计、出谋划策,完善管理制度;学科指导团队——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切入口,把教师培训和培养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一所支援联盟学校(北京东路小学)和四所基地学校(黄浦区卢湾第一中心小学、七色花小学、海华小学、重庆北路小学)。“联盟学校”与“基地学校”根据需要向育贤小学输出管理经验,实现资源共享。
两年来,正是在“明确责任主体、确立托管目标、创新托管模式、优化托管过程”中提升了托管质效,学校各方面收获满满
下面从4个方面介绍我们的主要经验
一、 规划高位起航,发展追求品质
学校开办初期,也是托管工作之初,托管团队经过深入调研,在充分了解校情的前提下,从学校发展顶层设计着手,在专家的指导下,修改并制定学校的三年发展规划。规划的制定使学校明晰了“为实现每个孩子的美好心愿”的办学理念;确立了“养贤明之德、育贤达之人”的办学宗旨。
当学校管理者到“名师”各基地学校进行学习和考察后,又编辑完成了《依法治校,以德立校》学校管理手册。形成了以激励为原则的学校分配制度、以发展为主线的师资培训制度、以科研为先导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以服务发展为目标的后勤保障制度。让制度成为新校的自觉行为准则,让制度适应并保障新校的教育发展。
又在托管专家的引领下,整体构建了“心愿课程”框架体系。“心愿课程”是将学校的培养目标转化为具体的课程模块,即“小天使课程群”、“小文人课程群”、“小艺术家课程群”、“小科学家课程群”、“小健将课程群”和“小当家课程群”,并从“礼仪与修养”、“语言与交流”、“艺术与审美”、“科学与探索”、“运动与健康”、“劳动与实践”等方面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它不仅从“课程文化”的高度去积极建构,更是在弥合学科边界过程中关注“人”的整体发展。
可喜的是:不仅以“小心愿”为特色的课程方案正式定稿,《心愿少年学安全》、《走进3D世界》、《纸盘画》、《茶韵飘香》等特色校本课程教材也正在编写过程中。
两年里、育贤师生们有幸与梅子涵教授、杨雄里院士;讲师团盛兰新老园丁、希沃高级讲师刘金;特级校长张人利、张治等知名专家学者对话、交流。频繁的互动不仅打开师生们的视野,也使“高位起航、品质办学”有了可能!
二、 基地有效联动,提升课堂质量
教育质量是教育发展的核心,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和核心竞争力。为此,提升“课堂质量”当仁不让,成为托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先给大家呈现这样几组数据:
短短两年里,也只有短短20个月中:
专家团队上门指导共620人次,育贤小学接受指导的教师达2000多人次;
支援联盟学校学科指导教师送教上门(示范课)共十多余节;指导育贤小学教师听评课活动共154次,参与人数为300余人次;
362人次到支援联盟学校或四所基地学校参加交流观摩等活动。
要知道:即便从最便捷的黄浦区人民广场算起——育贤小学,单程、最近距离也有42公里,即便无拥堵、驾车行使也需要1个小时20分钟。
这一组组数据,不仅见证了“名师”团队无私的专业引领,也让我们看到“育贤”人以执着、敬业的态度努力前行。
除了点对点把脉课堂教学外,我们还积极营造浓郁的教研氛围,如本学期开展了“基于核心素养,深化有效教学”教研(备课)组活动展示。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中层、骨干教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第二阶段,语数英教研组集体展示,主题分别为语文组“关注学习经历,提升朗读能力”、 数学组“巧设情境,激发学生问题解决意识”、 英语组“巧搭问题,启迪思维”;第三阶段总结表彰阶段。通过开展专题式、系列化教研活动,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教学与反思相结合,提升了整个教研品质。
三、 培养贤达教师,构筑梯队发展
根据育贤小学师资队伍现状,我们重点制定了“壮干强枝”行动与“枝繁叶茂”计划。
“壮干强枝”行动主要针对管理团队与骨干群体。对一所新学校来说,学校干部队伍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于是托管团队注重思想领导和专业引领,一方面建立中层干部“三表”:每周工作计划表,每月工作汇报表,学期工作评议表;以此强化管理工作的有序执行力与及时反思力。另一方面组织他们到北京东路小学、实验小学、阳浦小学跟岗学习,浸润到课堂、教研组、各类会议与培训的真实现场,全方位地吸纳教育教学管理的智慧。
“枝繁叶茂”计划主要针对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和在岗指导。岗前培训要求签约教师每月上汇报课,每周撰写教学札记,每日完成一页钢笔字;努力使他们早日站稳讲台。
为了快速提升职初教师的专业素养,学校积极开展了最为传统、也是最实在的师徒带教活动。托管初期,学校即确立师徒带教6对,分别与北京东路小学陆燕萍、丁筱琴老师及黄浦区数学教研员严晓宏老师签订带教协议,明确目标,定期考核,帮助职初教师快速成长。
学校还通过组建“青年教师工作坊”,与上海市民办阳浦小学签订指导教师团队合作协议,定期组织开展学习交流活动。例如:“育贤杯”教学评比、“贤韵杯”教师技能大赛、多媒体白板教学评比等,努力打造一支“见贤思齐”的正青春团队。
四、 培育心愿少年,文化育人为本
在整个托管运行模式中,如果说整体规划是“高点”、课堂教学是“重点”、梯队发展是“生长点”、那么文化育人可能就是我们的“闪亮点”。
两校着手策划开发的“金色童年,梦想绽放”——北京东路小学&育贤小学“我十岁了”成为了我们品牌特色项目。
瞧:气球、鲜花、拱门、红地毯烘托出了生日的梦幻效果,让孩子们自信地当了一回小明星;摇曳多彩的灯光渲染了舞台效果,让孩子们美美地展现了自己的风采;两校孩子同吹蜡烛、同唱生日歌等精心设计的环节让孩子们、家长们热泪满眶;食堂里,育贤小学贴心地准备了热气腾腾的排骨面,北京东路小学的老师们也早早备好了香喷喷的小蛋糕,孩子们坐在长桌前,在温馨和谐的氛围里,共享生日的喜悦……
看似普通不过的一次集体生日活动,两校引领者多次商榷,大胆从特色课程的共通点入手,做好资源共享的顶层设计;两校的管理者精彩创意不断碰撞,活动方案一次次修改,各项筹备细节一一落实;再到两校班主任老师的多次碰头,qq群的频频交流;更可喜的是两校家长也积极参与、全情投入;给两校的孩子们留下一段“珍贵的记忆”……
这一个个场景,不正是“文化融合,成长共赢”的最好诠释吗?
两年的托管过程中,学校共获得7项荣誉或先进称号,教师共有18人次获得各级各类优秀称号,学生共获得26个团体奖项、49项个人奖项(详见文本材料)。
在成绩面前,我们也有进一步的理性思考:
(一)如何在两年有限的托管过程中,实现青年教师成长的最大化?
在情面介绍中,我们也充分感受到:学校注重依托托管专家团队等外援的支撑,来快速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我们也关注到,青年教师的成长不是一朝一夕的,托管仅有两年,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追求青年教师成长的最大化?使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能够尽快脱颖而出,我们还需要再高位设计!
(二)如何强化托管的造血功能,有效激发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活力?
着眼于长远的思考,为育贤的发展造血,还需进一步通过用科学的理论和高尚的思想培育教师、用有效的机制激励教师,真正以师者的境界和自觉的行为,为培养高素质的学生,实现学校的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我们还需要整体规划!
(三)如何发挥“后托管”效应,全面落实“整体培育”的课程理念?
托管工作为期两年,但托管工作所追求的效应不能局限于两年,既要有两年的托管目标,又要有长远的战略思考,更要有“后托管”的长效机制。
相信后续,我们的专家团队会一如既往,关注、协同学校将整体培育“心愿少年”的育人目标科学、细化、并有效地融入学校课程的全面实施,努力为学生发展提供一段终身受益的学习经历。
央视《朗读者》如今相当火,于是,我也想引用其中“遇见”与“陪伴”这两组主题词作为我们的结束语:
“遇见”是最美丽的邂逅, “陪伴”是最暖心的告白
感恩生命里的这次“遇见”, 感谢人生中这段“陪伴”
愿我们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