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润人生
——三年级学生笔墨博物馆探访记
2018年1月22日上午,我们沐浴着阳光、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坐落在福州路文化街上上海笔墨博物馆。推开博物馆小小的门,沿着楼梯走到二楼,我们进入了一个静谧而奇妙的世界。
馆内有着十分丰富的制笔制墨方面的资料,还有上海滩两个历史最悠久的笔墨老字号——周虎臣、曹素功的珍贵实物和历史照片。展厅分笔、墨两大展区,分别以实物、图版等介绍笔墨历史、品种、原料、分类和有关文史知识。展厅内还设置视频区,播放笔墨资料片。
最幸运的是我们预约到了专业的讲解,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我们漫步于笔墨之间,近距离与文房四宝“交流”,欣赏它们优雅的身姿,聆听有关于它们的故事。我们知道了制作一支毛笔大致需要经过十多道大工序,可细分为一百多道小工序,每一步都马虎不得;知道了毛笔讲究“尖齐圆健”,就像我们做人要四德兼备;知道了一块墨的成型需要半年到一年甚至更长时间,越是珍贵的东西越需要时间的锤炼……
短短的一个小时,让我们见识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全世界都说汉字美,用这样的“笔”,这样的“墨”书写的字怎会不美?我们暗下决心,也要用这修长挺拔的毛笔,用这纯正清香的墨汁书写出最棒的中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