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工作以创新德育载体,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两纲”教育、承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目标,打造校本特色家校协同教育模式。
着力基础、特色课程建设。配备平均年龄约为40岁的资深班主任队伍,并备有专职心理、思品教师,保障基础德育课程质量。每学期固定开设艺术、体育、科技等各类拓展课程。以品社教研、区协作块班主任培训为契机,提升教师德育素养;通过随堂听课、组内磨课,帮助教师提升课堂品质。以正青春沙龙、党员开放课堂为载体,从目标制定、课堂评价、作业布置等多个维度推进学科育人,部分青年教师与党员教师的典型课例,已能充分体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校本特色乐活课程,分年段定制5个主题,仪式教育搭配特色体验活动,从“融入”到“扬帆”,教育内容呈螺旋上升,10项课程内容,打破了学科的界限,强化课程学习的整合性和综合性,强化各学科老师在不同主题下的德育教学。
重视集体、个体同步成长。积极开展创建优秀班集体和温馨教室活动,根据学校《温馨教室软硬件建设的实施意见》,各班级以温馨教室建设为载体,参与学校各类德育活动的开展,并将活动成果布置于“班级温馨文化墙”、“班级电子小报”及“班级黑板报”中。积极开展集体公益服务,利用节假日,组织中、小队为福利院、地铁站等社会事业提供帮助。积极开展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根据制定的“文文明明幸福行”三年行动计划,积极参与区“文明小使者”等评选活动,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健康、文明、幸福地成长;借助 “一日常规”寻访和评比活动、法制教育活动等,引导学生规范行为;结合各类安全演习,创编校本安全漫画绘本,请学生绘制主题漫画、编撰儿歌、收录成册,班级中传阅、交流,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自主吸收安全知识。
协手社区、家庭合作育人。结合学校“半日活动”之“实践之旅”活动,与上海市档案馆、外滩美术馆、黄浦体育馆等社会资源进行联动,设计五条年级十个实践课程,并在课程中定课时、有内容,创造性地开展“两纲”教育。在分年段实施“两纲”教育的基础上,寒暑假,各班级根据《黄浦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护照》提供的教育资源以及各自班级的特色和实际需求,个性化地开展教育基地的寻访活动,推进“两纲”教育的落实。其中四年级(上)的“重走传统与时尚交融的南京路”课程方案,在不断细化和完善后,成为“上海市优秀社会实践项目”。利用家委会辐射效应,明确家委会的工作,通过“四个一”倡议书、定期表彰好家风、积极推进家庭教育建设,让家长共同参与学校的工作,营造和谐、幸福的和谐育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