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的第一天,我们北京东路小学三年级的20位同学来到了位于淮海中路的大隐书局,和一位从小读着他作品的大作家见面,他就是课本中《爱写诗的小螃蟹》的作者——张秋生爷爷。下午两点整,孩子们面前出现了一位高高瘦瘦、满头白发、精神矍铄却有点严肃的老人。当主持人介绍这就是张秋生爷爷时,我们不免产生怀疑。这位不爱笑的老者真的可以有满肚子的童话吗?他又是怎么写出那么多快乐、温情充满诗意的作品的呢?在张爷爷的娓娓叙述、侃侃交谈中我们走进了他多彩的文学世界,走进了他宣扬真善美的绚丽多姿的《小巴掌童话》。
整个活动中,张爷爷不单用他之前的创作经历生动地告诉我们要想写出好的作品,必须要多观察,留意身边的人、事、物,用笔把各种有趣的细节记录下来;还要多想象,天马行空的合理想象可以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感受;当然还要多阅读,积累丰富的词汇,不要一个词语重复使用,不然就会像他的作品《“死”了十二次》里的两个小主人公那样闹出笑话。
最吸引小朋友的环节还是张爷爷边读他的作品,边讲述他创作这些作品前有趣的经历。比如《妈妈睡了》:儿时的张爷爷也和大多数小朋友一样,不肯好好午睡,以至于劳累的妈妈自己先睡着了。张爷爷回想着儿时温馨的记忆写下了这个作品,字里行间渗透的都是对妈妈深深的爱。在场的小朋友们也都是一脸幸福的模样,跟随着张爷爷的作品回味着依偎在妈妈身边的甜蜜时刻。再如《打架》:张爷爷一次乘公交车时看到两个年轻人因为一点小事打得头破血流,于是以两只獾为主人公写下了这则童话,在场的小朋友听好后都坚定地表示:以后坚决不打架。
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就在这样充满温情、充满想象的氛围中结束了,临别前,张爷爷送给同学们一段话,其中有一句是这样的,“我很喜欢爱听故事、爱读故事的小朋友,有故事作伴的童年是幸福的。”其实,有张秋生爷爷这样的儿童文学作家为孩子们写出这样美好的童话,何尝不是更大的幸福